隨著配備電梯的建筑物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與設計單位會碰到這樣的問題——如何為自己的項目選擇電梯?
東莞電梯公司結合電梯的一些技術問題談一些選型配置時應注意的要點。
1.決定輸送能力的主要參數——電梯數量、承載能力與額定速度
東莞電梯公司的電梯應具有適當的輸送能力。輸送能力能滿足5分鐘高峰期的乘梯要求,就可以認為電梯的選用是合理的。
電梯到達門廳的時間間隔不應太長。一般要求不應超過2-3分鐘。簡單的估算辦法:電梯從底層直達頂層應不超過45~60s。
候梯時間與乘梯時間應盡量縮短。這是為了滿足乘客的心理要求。比較能接受的限度是:候梯時間不超過30s,乘梯時間不超過90s。
目前值得注意的是盲目追求電梯速度的傾向。高速電梯不一定會縮短乘梯時間,提高輸送效率。實際上還要考慮樓房高度、停層站數及調度技術,對于不太高且停站數較多的建筑物,高速電梯一般只能在中、低速運行,而高速梯和中速梯停層的開關門時間及乘客出入時間無甚差別。為了提高電梯運行效率,減少乘客乘梯時間,近年來出現了直接???、提前開門、快速關門等新技術。直接??渴窃谶\行曲線中取消了低速平層段,電梯從額定速度按一定減速度減到零速,此時正好是平層位置。如有微小偏差,可用“再平層”的技術予以調整;提前開門是指轎廂還未達到零速即未完全平層的一小段安全距離之內開門機開始動作,待轎廂完全準確平層時門已基本打開;快速關門是指滿足最大阻止關門力和門最大動能限制的前提下提高關門平均速度,從而縮短關門時間。這些措施在每個停站的平層及開關門過程中節(jié)省的時間看似不多,但許多層站累計起來其效果比單純提高電梯速度要好得多。
2.需要著重考慮的技術性能——可靠性、先進性與舒適性
所謂可靠性是指電梯系統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保持規(guī)定功能的能力,是建立在大量統計數據基礎上的概率概念。我們對電梯的可靠性要求,是指在運行時間里故障要盡可能少,并且一旦出現故障要能很容易排除。而影響到人身安全的環(huán)節(jié)如安全鉗、限速器、安全觸板、光柵門區(qū)保護系統等要絕對不能失靈。
電梯的先進性目前主要體現在拖動與控制技術方面,隨著電力電子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出現了根本性的進步,矢量控制的調頻調壓調速技術(VVVF)使交流異步電機的調速性能達到了直流電機的水平,使用計算機的邏輯控制系統正在取代繼電器并使電梯的控制功能不斷增加,網絡控制和模糊控制理論的應用又使電梯調度控制向智能化方向發(fā)展。
舒適感主要指電梯的加速度、振動、噪聲、裝璜、照明等指標,其目的是給乘客提供一個盡量舒適的乘梯環(huán)境。早期舒適感要求主要是把超重與失重感、煩噪與焦慮感等控制在乘客能忍受的范圍之內;現代的舒適感則追求使乘客不但在生理上而且在心理上把乘坐電梯當成為“上上下下的享受”。
在電梯選型時顯然可靠性是最重要的指標。國標GB10058中規(guī)定:電梯運行6萬次故障少于5次為合格品,少于2次為一等品,少于1次為優(yōu)等品,并且在附錄B中對故障作了定義。 目前應當引起注意的除對可靠性的忽視傾向之外,還有一個值得重視的傾向是過份追求舒適感。一些項目在電梯選型時刻意體察電梯的輕微振動、噪聲以及裝璜的“美感效果”,對其他技術問題不甚了了,最終造成了選型失誤,這種事例可以說屢見不鮮。